不 忘 初 心,牢 记 使 命
账号      密码      
从新冠疫情防控的角度看 以“全周期管理”方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主页 >详情页
从新冠疫情防控的角度看 以“全周期管理”方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
神池县政协委员、县政协副主席沈兰、忻州市政协特邀信息员、市政协信息科干部姚舜于反映:2020年临近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,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全国人民勠力同心,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。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,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,基层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时强调,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树立“全周期管理”意识。

“全周期管理”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先进理念及管理方式,注重把管理对象视为一个动态、开放、不断生长的生命体,从其结构功能、系统要素、过程结果等层面进行全周期统筹和全过程整合,以确保整个管理体系从前期预警研判、中期应对执行、后期复盘总结形成一个有机的闭环,真正做到环环相扣、协同配合。将“全周期管理”引入基层治理领域,就是要针对此次疫情暴露的城乡治理短板、弱项及缺陷,用系统集成的方法,构建基层治理的闭合链条,从头到尾实现全流程、全要素管控,打造多主体协调、差异化治理的全新格局。

建议如下:

一、建构多元主体参与、各地域联动的基层治理新体系。一方面,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党委、政府,但是从此次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,在我国各城市、乡、村如此广袤的土地上,疫情防控仅仅依靠国家干部,并未真正发挥其他社会主体的作用,主体力量不足,导致屡屡出现恶性事件,给疫情防控增加额外压力。基层治理并非是单一主体就能有效应对,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协同参与治理的力量。另一方面,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,没有任何地区可以独善其身。在疫情防控中出现许多恶性事件就是由于地域联动不畅导致的,如前期上了热搜的救灾物资被拦截事件。在基层防疫中,需跳出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,既要抓好属地防控,又要协同应对重点地区和全国防控大局,这更加需要基层各组织、部门、人员进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高效应对,打破“条块分割”。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基层治理困局,就是需要“全周期管理”理念注入,在时间、空间、层级上再造,改变基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架构,构建一个多元、联动、协同的基层治理新体系。

二、科学统筹基层常态化治理和非常态化治理二者的关系,提升基层治理体系的韧性。一个健全高效的治理体系,往往包括常态化治理和应急处理两个模块。目前的基层治理体系主要应用于处理日常事务,偏向于常态化基层治理模式,在应对突发事件时,整体的配套机制和动员能力不够。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,当常态化治理切换到应急处理时,我们在资源整合、应急处置、协调配合和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。发展是日新月异的,基层是一个复杂、多变和特殊的主体,树立“全周期管理”意识,就是要注重科学统筹,防患于未然,提前做好预警和风险防控,既要解决在常态化治理时“一刀切”的问题,又要处理好危险应急处理时统筹调配不足等问题,科学统筹基层常态化治理和非常态化治理二者关系,提高基层在常态化治理和应对化解重大风险灾害的能力水平。

三、基层治理体系要先行,制度建设为保障。基层治理是以政府牵头,各单位、团体配合形成的一个条块体系。而我们的实际工作中,明确为牵头单位,一般会成为一家之事,其他配合力量只是被动工作,这就说明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,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在研究制定制度上下功夫。制定预防重大事件发生预案时,一定要明确整体工作流程,各单位的具体目标任务推进进程、时间节点和所担负的责任问题,以及本地协调联络同级和上级的部门和人员,合力制定一个周密翔实的制度体系,来保障体系的运作。最终达到用任务来约束主动工作,用挂图作战来明确工作步骤和进度。


从新冠疫情防控的角度看 以“全周期管理”方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

神池县政协委员、县政协副主席沈兰、忻州市政协特邀信息员、市政协信息科干部姚舜于反映:2020年临近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,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全国人民勠力同心,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。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,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,基层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时强调,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树立“全周期管理”意识。

“全周期管理”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先进理念及管理方式,注重把管理对象视为一个动态、开放、不断生长的生命体,从其结构功能、系统要素、过程结果等层面进行全周期统筹和全过程整合,以确保整个管理体系从前期预警研判、中期应对执行、后期复盘总结形成一个有机的闭环,真正做到环环相扣、协同配合。将“全周期管理”引入基层治理领域,就是要针对此次疫情暴露的城乡治理短板、弱项及缺陷,用系统集成的方法,构建基层治理的闭合链条,从头到尾实现全流程、全要素管控,打造多主体协调、差异化治理的全新格局。

建议如下:

一、建构多元主体参与、各地域联动的基层治理新体系。一方面,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党委、政府,但是从此次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,在我国各城市、乡、村如此广袤的土地上,疫情防控仅仅依靠国家干部,并未真正发挥其他社会主体的作用,主体力量不足,导致屡屡出现恶性事件,给疫情防控增加额外压力。基层治理并非是单一主体就能有效应对,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协同参与治理的力量。另一方面,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,没有任何地区可以独善其身。在疫情防控中出现许多恶性事件就是由于地域联动不畅导致的,如前期上了热搜的救灾物资被拦截事件。在基层防疫中,需跳出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,既要抓好属地防控,又要协同应对重点地区和全国防控大局,这更加需要基层各组织、部门、人员进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高效应对,打破“条块分割”。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基层治理困局,就是需要“全周期管理”理念注入,在时间、空间、层级上再造,改变基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架构,构建一个多元、联动、协同的基层治理新体系。

二、科学统筹基层常态化治理和非常态化治理二者的关系,提升基层治理体系的韧性。一个健全高效的治理体系,往往包括常态化治理和应急处理两个模块。目前的基层治理体系主要应用于处理日常事务,偏向于常态化基层治理模式,在应对突发事件时,整体的配套机制和动员能力不够。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,当常态化治理切换到应急处理时,我们在资源整合、应急处置、协调配合和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。发展是日新月异的,基层是一个复杂、多变和特殊的主体,树立“全周期管理”意识,就是要注重科学统筹,防患于未然,提前做好预警和风险防控,既要解决在常态化治理时“一刀切”的问题,又要处理好危险应急处理时统筹调配不足等问题,科学统筹基层常态化治理和非常态化治理二者关系,提高基层在常态化治理和应对化解重大风险灾害的能力水平。

三、基层治理体系要先行,制度建设为保障。基层治理是以政府牵头,各单位、团体配合形成的一个条块体系。而我们的实际工作中,明确为牵头单位,一般会成为一家之事,其他配合力量只是被动工作,这就说明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,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在研究制定制度上下功夫。制定预防重大事件发生预案时,一定要明确整体工作流程,各单位的具体目标任务推进进程、时间节点和所担负的责任问题,以及本地协调联络同级和上级的部门和人员,合力制定一个周密翔实的制度体系,来保障体系的运作。最终达到用任务来约束主动工作,用挂图作战来明确工作步骤和进度。


上一篇:关于加强全市防汛抗洪工作的几点建议

下一篇: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长城保护的几点建议
主办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  

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


政协值班电话:0350-3902013
备案号:晋ICP备1800996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