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 忘 初 心,牢 记 使 命
账号      密码      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
当前位置:主页 >文史天地
文史天地
代县长城(二) 2023-09-21
然而,随着岁月的流逝,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日军的焚烧破坏,雁门关关楼被拆,关城被毁,祭祀历代名将的镇边祠成为一片废墟。整个雁门关只剩下三个破门洞和数十通历代古碑。以前来雁门关旅游的游客,无不为雁门关的悠久历史和赫赫名声所吸引,又深深地为雁门关残破荒凉的现状所惋惜。2009年以来,代县县委、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战略,把开发雁门关作为文化强县的龙头工程,历年累计投资5亿多元,在雁门关完成景点维修复建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服务项目配套、生态环境治理、特色文化挖掘、旅游市场开发等6大类100多项工程。将过去被洪水冲刷、被沙石掩埋、被荒草覆盖的雁门古道彻底清理出来,铺设了青石板,砌起了砖垛口。古道两侧,栽树种草,绿化美化,改善了生态环境。沿途还修复了观音阁、壮士亭、马公杀虎处和虎啸瀑、云际泉、雁池等景点、景观,游客从古道登关,可以尽享登山的乐趣,感受雁门古关的雄奇。在雁门关上,照原样修复了天险门、地利门、瓮城门三道关门,复建了宁边楼和明月楼。筑起了关城长城和敌楼。关城内,建起了关署衙门和雁塔,筑起了点将台。整个关城城楼高耸,城墙雄伟,依山傍险,给人以固若金汤的气势。天险门前的镇边祠也在原基础上复建起来。祠内塑起33尊历代镇守雁门关的名将塑像,个个雄姿英发,气宇轩昂。塑像旁边配有介绍其生平事迹的简介,游客在这里可以一睹这些历代名将的风采,在顶礼膜拜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。位于关南、关北的阜戈寨和雁门关村,也在过去的遗址上复建了阜戈寨民俗文化村和雁门关边贸一条街,开设了仿古客栈、商号、店铺和手工作坊,建起了晋蒙会馆。游客在这里参观体验,可以充分感受昔日晋商的辉煌。在整个雁门关关城、长城的修复过程中,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局长王凤岗立功不可没。他既是指挥员,又是战斗员,运筹帷幄,把握大局,一线指挥,跟班劳动。除开会、出差外,每天七点半总是第一个到达工地,山上山下来回跑,布置任务,检查安全,督促进度,严把质量,每天少说也得步行十几公里。脸晒得黑黝黝的不知脱了几层皮,衣服上经常沾满泥土,一双新鞋穿不了两个月就得穿帮,可他毫不在意。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社会信誉和人格力量,奔走呼号,动员社会力量,赊欠工程款5000万元,保证了施工进度。在他的带动下,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,没有上下班时间,每天摸爬滚打在工地,一干就是五年,终于使昔日残破荒凉的千年古关旧貌换新颜。如今的雁门关景区已成为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荣膺“山西十大旅游品牌”殊荣,被命名为山西作家影视拍摄基地、山西“十佳”绿化景区和国家登山训练基地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除了代县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外,王凤岗作为雁门关景区的掌门人,可以说倾注了全部心血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对雁门关和雁门关长城的保护、开发,对雁门关长城文化的挖掘、研究、整理、宣传,忻州市长城学会和忻州市摄影家协会高度重视,积极参与,作出了积极地贡献。忻州市长城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在雁门关召开雁门关长城文化研讨会,挖掘、整理、宣传、弘扬雁门关长城文化。忻州市摄影家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到雁门关采风,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·雁门关国际摄影大赛,出版了雁门关摄影作品集大型画册,在国内外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雁门关及长城的文章和精美图片,进一步提高了雁门关的知名度,扩大了雁门关的影响力。代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、代县新闻办原主任杨继兴自2009年雁门关开发以来,先后数十次登上雁门关,用手中的相机,记录了整个雁门关的维修复建过程,撰写了《鏖战雁门关》《雁门关维修复建保护开发的实践与启示》等文章,在《忻州日报》《山西日报》等报刊发表。拍摄了大量精美图片,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《雁门关》画册,为代县宣传长城和雁门关和雁门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,被代县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弘扬雁门文化先进个人”。(杨继兴供稿)
代县长城(一) 2023-08-08
代县长城代县,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,背依雁门山,南临五台山,中部为狭长的平川地带,滹沱河横贯全县东西。代县的建置名称,行政区划随朝代更迭而多次变更。但不论什么朝代,这里都是金戈铁马,纵横驰骋的战略要地。由于雁门关是屏障中原地区与塞外漠原的最重要的关塞,因而雁门关长城就成为万里长城上最重要的长城段之一。长城在代县境内,沿代县与朔州界紫金山(因山上长有“紫荆”,谐音为“紫金”山)西行约八华里。因山势陡峭,巉岩险峻,以险为塞,未筑城墙。从一座海拔二千二百五十三米的高山东坡起,至大西沟南,因地势较险,石墙构筑极为简单,圮坍严重。从大西沟至白草口西山,利用险要的山势未筑城墙。长城过白草口,爬上海拔一千五百六十八米的东山。山脚到山顶处城墙原为砖砌,今多残存内部夯土。只在接近山顶近一百米的地方,开始有残坍的砖墙。上到山顶,城墙为阶梯式,保存较好,砖砌垛口尚存。有些陡峭的地方未筑墙,将砖砌垛口砌在山岩石上,有的地方只存一堵外墙。长城过猴岭山顶峰,再过两座残圮的砖砌敌楼,向北循山而下,至山阴县新广武城为砖砌。今城墙外侧砌砖保存尚好,里侧砖墙已毁掉。临近广武城,因地势平缓,洪水冲刷,城墙已毁掉。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,全长5964米。为明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筑。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,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。长城外砌城砖,内筑夯土,高8~10米,上阔4米(史载一丈五尺)。上有戍堡、敌楼,下有暗门。现保存完整的敌楼有“针扃”“雄皂”等。楼有额匾,落款均为“万历丙午仲秋之吉,巡抚都御史李景元、兵备副使李茂春、左参将陈天爵、管粮通判蒲喜轮立”。敌楼多数筑于长城外侧,面宽10米,进深8米,总高15米左右。壮橹敌楼建于长城正中,前后两道门可将长城封闭。靠白草口一段,原垛口、女墙筑于石山上,现内无土墙,唯有砖垛口,巍然矗立于奇岩陡峰之巅,十分雄险壮观。暗门筑于内可屯兵、外可冲锋的地段。门洞砖券,高2米,宽1米。长城顶部三层城砖铺面,可以走马。长城附近建有烽火台、兵营暖屋(现毁)。此段长城的位置,历史上称陉岭,是区分内外、捍卫中原的门户。据清乾隆年间《代州志》载:明万历二十三(1595)年,巡抚李景元筑雁门关边墙,“绵亘十五里,坚固精好,外护雁门,内巩省会,敌不敢窥焉”。从白草口至新广武的这段长城,正是明朝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巍巍雁门关居长城以南,北距新广武城十五华里的勾注山脊。这里地势险峻雄固,西抵宁武、偏关,东连紫荆、倒马,北拒塞外高原,南屏京冀防务,素以军事要冲、战事繁多而闻名全国。雁门关关城原有东门、西门和小北门,到上世纪末期,仅存东门、西门的砖券拱门洞,小北门已毁成豁口。东、西门额上各嵌有石匾,东门刻“天险”(天险),西门刻“埊利”(地利)。已毁坏的小北门门额上,原有横匾刻“雁门关”三字。左、右两侧镶嵌镌砖楹联一副:“三关冲要无双地,九塞尊崇第一关”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,雁门关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战争时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”。和平时“商埠经济多门路,财源如水流代州。”雁门关在历史上除了是一条狼烟滚滚的铁血战道外,还是昭君出塞之路,文姬归汉之路,明清晋商汇通欧亚之路,蒙藏人民朝圣五台山之路。中华民族在破关南下与越关反攻,开关互市与闭关自守,出关和亲与入关朝圣的抑扬消长中,交融、团结、统一、壮大。雁门关上的边贸活动几乎伴随了整个雁门历史的发展进程。明清时期,商贸活动达到高峰,雁门古道成为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。雁门关关南、关北的阜戈寨和雁门关村,过去曾是雁门关下最繁华的村寨,关道两旁店铺林立,商行、客栈、饭店、酒肆应有尽有。无论是出关还是入关的客商,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已是人困马乏,需要打尖、住宿、洽谈生意,因而这里经常是人来车往,熙熙攘攘,生意兴隆,热闹非凡。
原平长城(二) 2023-07-18
明长城在原平市拥有的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和六个省级文保单位中,人们在对外宣传时,常常会无意间漏掉一个。这个经常被人遗忘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就是张其沟明长城遗址。据《中国文物地图集·山西分卷》(2006年11月版)载:“明内长城遗址(原平段)由代县向西南延伸进入本市段家堡乡,沿山脊蜿蜒西南行,进入宁武县境,墙体大部分不存,仅大西沟村西南至张其沟村东北保留有一段,利用了早期长城,长约5千米,海拔2100~2200米。此段墙体为毛石砌筑,保存状况不好,基宽约2米,顶宽约1米,残高1~2米。墙体上仅见一座敌台。另存烽火台3座。据《明史》、清光绪《山西通志》记载,现存长城遗址是明代成化、嘉靖、万历时期修筑。”在张其沟北面的大山上,人们可以最先看到的是长城墙体上散落已久的大砖,然后才能见到长城每隔一段就有的敌台遗址。敌台是守戍长城全线的主要战斗工程设施,分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种。实心敌台亦即通常所说的“马面”,其紧靠城墙外侧,凸出于城墙外,与城墙同高,主要用于侧射走近墙根下的敌人、进行反登城作战。空心敌台多骑墙而筑,也有凸出于城墙外者,高于城墙,大的空心敌台多建在显要处,台高接近20米,一般分上中下三层。上层四周建雉堞,可供观察射击用;中层为铳炮射击室;下层为物资军械库。每台可容百人战斗和休息。小型空心敌台多为两层,四周开有箭窗,可容十余人战斗休息。这是一个实心敌台,它要比残存墙体稍高一点点,但向外突出的部位却保存相对完好,长长的条石是边墙的基础,整齐的垒砌有两米高,在这高山之巅以不老的沧桑正对着朔州平原曾经的游牧部族营地。雁门关一线长城属于内长城的一部分,是中国古代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万里长城的一个子系统。它在战国时期的赵国、秦、汉、西晋、北齐、隋和北宋所筑长城的基础上,经过明代多次补修、加固、改进,布局更加合理,设施更为齐全,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,更加适于防守。明长城墙垣的规格,史志中有明确记述:“嘉靖十九年,都御史刘臬请城雁门隘塞三百里,高、宽以一丈五尺为式。”据此,墙体高一般为5米,墙体宽亦为5米。这一段边墙真的很有看头。十几米长的条石底部紧紧连接着马面,石条缝中生长的荆棘和衰草在朔风中微微摇动,而石面上黄的耀眼的一层东西令人诧异。轻轻地抚摸条石表面的黄斑,条石透出的冰冷气息会由手指侵入身体,在炎热的午后有点舒服的感觉。可以这样联想,那或许是在一个雨水缠绵的年代,潮湿的季节要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长,条石面上生长出了浓绿的苔藓,一片一片又一片,和整个山体的颜色融合在了一起。之后,再没有连续起来的湿润岁月,山风渐渐地风干了苔藓,上面的绿色开始褪去,直到只剩下一层底色如相一样单薄,在百年数百年的太阳照射下,化为了和阳光一样的色彩。原平境内现存的明长城遗址仅仅5公里的长度,相比较原平内的43公里东魏长城遗址,少了38公里;与原平境内残存的53里北齐长城遗址,更是短了48公里。仅仅比位于轩岗镇四十亩也的东魏长城多了1公里。但是,从建筑学上来看,明长城遗址的价值要比东魏北齐长城遗址要高出许多。因为,它长长的边墙底部,全部由长长的条石砌筑,显示着稳固、结实、壮观的气度。而东魏北齐长城遗址上,只有一些缺乏棱角、毫不起眼的片石曾经作为其基石。显然,在这一点上,明长城就拔了头筹。而原平境内的这道边墙,自古就是一个兵家争逐的战场,是一个刀光剑影、鼓角争鸣的地方。边墙虽然有效地防御过被明朝推翻的元朝蒙古族后裔瓦刺部、鞑靼部的攻击,但他们还是三番五次的侵入过中原地区。长城不纯粹是一种防御设施,开始出于军事目的。后来,其内涵得到很大的丰富。长城不是攻不破的堡垒,燕长城、赵长城、秦长城……最后都被攻破,沦为历史的摆设。明朝一些有识之士,一开始就意识到,长城是一种象征,一种有血有肉的民族的象征,一种有深刻内涵的历史的象征。“重关叠嶂,险在地者也;谋臣猛士,险在人者也;栗栗危惧,毋流循玩,险在心者也”。对于一个国家,重关叠嶂固然重要,但,谋臣猛士,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更重要。遥想当年,修筑一新的明长城矗立于苍茫大地的峰峦之上,无疑是一派辉煌绝伦的大气和顶天立地的壮美。但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它的命运就注定了日后必然的荒凉、冷寂和落寞。(杨晋生供稿)
原平长城(一) 2023-06-16
东魏长城肆州长城建于东魏武定元年(543),西起宁武余庄,大体东西走向,延伸至原平境内。经轩岗镇北梁上村、白草洼村、糜子洼村、长畛村、四十亩村、大立石村,段家堡乡下马铺村、西庄头村、南土妥村,至黑峪村北的山梁上。境内全长39.5千米。主要段落遗址有:北梁村至四十亩村段  自北梁村西1千米处始,东经北梁上村、白草洼村、糜子洼村、长畛村,于长畛村南100米越无名河、北同蒲铁路,又经四十亩村,进入大立石村。大体呈东西走向,只有四十亩村附近局部南折,全长约19千米。墙体多为片石结构,只有糜子洼东北的西梁、长畛村西1.5千米处的南梁等段落为土夯。石筑墙体两侧垒砌石片大部剥落,遗址主体个别地段保存较好,现保存于地面残段最高约3米,顶宽1.5~3米,基宽3~6.5米。长畛村西300米处的南梁长城遗址上有一座棱台形烽燧,现存残段高1米,基底5×5米,顶2×2米,砂质片石构筑。大立石村至南土妥村段  由四十亩村南人大立石村,又东行经陡沟村、下马铺村、西庄头村、南土妥村,并于南土妥村南500米越阳坡河东入黑峪村西南。全长约17千米,大体呈东西走向。该段长城遗址均由砂石质或铝、锰等矿石垒砌而成,大部分受到损毁,个别段落保存尚好。现存残段高1~2.5米,顶宽2~2.5米。该段长城遗址有一个特别之处,墙体剖面包含有多层木炭灰及木炭,墙体表面大多凝结成块状,个别块状上有褐色或淡绿色玻璃质晶体,火烧痕迹明显,在当地百姓中流传有火烧边墙的传说。黑峪村段长城遗址  始于村西南2千米,局部北折于黑峪村北的山梁止,约长3.5千米,大体呈南北向。墙体一半为土夯,一半为片石构筑,损毁严重,现存残段高0.7~1米。在与南土妥村交界处的长城遗址内侧,有一处障城遗址,略呈长方形,东西长约120米,宽25米,墙体全部为黄土夯筑。现存南墙残段长约10米,残高1.8米,顶宽1.4米,基宽2.5米。
宁武长城(五) 2023-05-17
六、明长城明王朝建立后,为了防御蒙古鞑靼、瓦剌和女真等游牧民族南下,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。《明史·兵志》边防载:“元人北归,屡谋兴复……东起鸭绿,西抵嘉峪,绵亘万里,分地守御。初设辽东、宣府、大同、延绥四镇,继设宁夏、甘肃、蓟州三镇,而太原总兵治偏头…”《明经世文编·卷248》载:“偏头、宁武、雁门关,自西迤东三关并列,而尽黄河东岸,东抵大同西路。虽太原北境要害地,与真定相为唇齿,非惟山西重镇,而畿铺之地安危系焉。”因此,太原镇(山西镇)治所,先设于偏头,后移驻宁武。在这样的情势下,明成化二年(1466年)设宁武关,筑偏头长城,号为“二边”,宁武和偏头、雁门成为防御蒙古南下的第二道军事防御线,即内长城,亦称内边。《宁武府志》载:“明正德八年筑长城,东起浑源州,西至宁武。因山为险,凡四百余里。”偏关口子上村明嘉靖碑载:“宁武长城有二百一十五里,敌台二百一十八座,腹重烽火台十八座,外边火墩二十三座。《明经世文编·卷224》载:“山西(边墙)起保德州黄河岸,逶迤而东,历偏关抵老营堡尽境,实二百五十四里……转南而东,历宁武、雁门、北楼至平型关尽境,约八百里。”内长城东起北京延庆县,经内三关之居庸关、紫荆关(河北易县)、倒马关(河北唐县),而后进入山西平型关,西行经雁门关、宁武关,折北经神池入偏关老营堡达柏杨岭丫角山北的清水河县,与外长城相接,全长约1025公里。明长城横贯宁武县境北地,由原平市西行入宁武薛家洼乡段庄村北后,大致呈东西走向,经郭庄、殷庄、宽草坪、宽沟、姬庄、西地、大石湾、薛家洼、麻地沟、阳方口镇郭家窑、贾家堡、黄草梁、北辛窑、袁家窑、阳方口,越恢河后,到河西,达大水口村,向北进入神池县界。全长约42公里,蜿蜒在海拔1300-2000米的崇山峻岭上。大规模修筑是在明宪宗成化、嘉靖、隆庆和万历年间,时东部蒙古瓦刺部俺答汗不断南下掠边,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,兵部左侍郎翁万达总督宣大、山西、保定军务,“屡疏请修筑边墙”,先后修筑了11次之多。嘉靖二十四年,派遣朔州总兵移驻宁武负责修筑,声势最为浩大,仅参加的军工、民工就比以往增加了十倍。贾家窑、茹家窑、袁家窑、李家窑、北辛窑、孟家窑、马家窑这些村庄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烧制墙砖历时弥久,民工们形成的村落。明长城大部分为黄土夯筑,砖石包砌。夯层清晰,夯层厚为15—20厘米,险隘地段为7—10厘米。在砖石与土墙间用粘土填充。因自然倾颓和人为破坏,现长城砖石已存之甚少。今保存较好的城墙残高2—7米、底宽4—10米、顶宽2—5米。据2007年山西省长城调查队调查,宁武境内长约42公里的明长城现状为:人为和自然破坏15—20公里,尚存22公里的不延续段落。大水口至神池界原长2.5公里,毁0.5公里;阳方口至大水口原长5公里,毁2公里;阳方口至黄草梁原长6公里,毁3公里;黄草梁至薛家洼原长7.5公里,毁1.5公里;薛家洼至殷庄原长16公里,毁7公里;殷庄至原平界原长5公里,毁4公里。此外,长城上有敌台8座,马面138座,关口6处,山险1080米。长城两边有烽火台43座。在宁武历代长城遗址中,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。一方面建筑时代最晚,人为和自然损毁较轻,另一方面建筑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,更为坚固结实。特别是在宁武段有新的发现,如大水口段建有万里长城上唯一的刁口。阳方口段(石油公司院内)有万历年间建的空心敌楼。该敌楼凸出长城而建,平地而起,中空,南面上方券门,其余三面开天窗,内设回廊,鲜见于长城上其它敌楼。宁武的长城是历代长城的缩影,是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、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万里长城(据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历代长城数据,认定长城总长度为21196.18公里)之组成部分。从古老神秘的战国赵长城到气势雄伟的明长城,记录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纷争和融合的历史,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。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军事防御功能,还对长城沿线地区的政治发展、经济开发、文化繁荣以及保障中西交通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。长城的修筑和征战,隔不断长城内外兄弟民族间和洽融合相处和文化贸易往来。“边人大半可胡话,胡骑年来亦汉装。”长城沿线始终是促进各民族团结、交流的纽带。长城还有许多有待于调查、考证、研究的问题,有许多需要研究的未解之谜。保护长城、研究长城、开发利用长城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,也是我们应负的责任。(苏栓斌供稿)
宁武长城(四) 2023-04-14
四、北齐长城武定八年(公元550年)八月,高欢之子高洋篡东魏帝位,建立北齐王朝,史称文宣帝。据《北史》和《北齐书》记载,高洋在位间,曾多次修筑长城,以抵御黄河之西的西魏和北方胡人、突厥的侵袭,保卫首都晋阳。《北史·文宣纪》载,北齐天保三年(公元552年),“冬十月,齐王(高洋)自晋阳如离石,次黄栌岭(今汾阳市西北),仍起长城,北至社于戍(今吕梁山北端五寨县境内),四百余里,立三十六戍”。同书又载,天保六年,“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,自幽州北夏口,西至恒州(北齐时恒州南境即今神池县),九百余里”。“天保八年,初于长城内筑重城,库洛拔(今偏关老营堡北五眼井村)而东,至于坞纥戍(今繁峙县平型岭泰戏山),凡四百余里。”北齐时,宁武地区是首都晋阳之北的重要屏障,边塞地位再次凸显出来。为确保晋阳安全,从上述历史文献记载看,北齐天保三年(552年)、六年、八年,北齐王朝三次在宁武境修筑长城。经文物调查和遗迹辨识,这三条北齐长城分别为:1、天保三年修筑的长城,从汾阳市和离石之间的黄栌岭始,南北走向,经吕梁山东麓之宁武境内的汾河谷底,即坝门口、西马坊、铁芦沟、城墙梁、黄草梁、芦芽山,顺芦芽山北麓入五寨境内,在宁武总长约60公里。在城墙梁、后马仑段,断断续续有部分墙体尚存。墙体残高约1.5米、顶宽2米,墙体为花岗岩、石灰岩片石垒砌,中间用土石填充。坝门口村外有古城墙遗址,似为北齐长城遗址。现存古城墙遗址长约60米,系土石混筑,墙体由砂岩片石构筑,被汾河和宁白线公路分割,南端延伸至南山坡无迹,垒石尚可辨认。北端至北山崖断迹,土墙尚存,残高约4米,顶宽约2米。黄草梁段因处于千百年来的高山牧场,墙体不存,坍塌成土(石)脊状。2、天保六年所筑之长城,起点为居庸关南端(今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),向西达山西大同,越过桑干河,经宁武阳方口、黄花岭(海拔2183.5米)入神池坝堰梁、野猪口。宁武境内的这段北齐长城大部分被明长城利用覆盖,遗迹难以寻找。在神池县境有一段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平行而筑,遗迹十分明显。3、天保八年所筑之长城,从偏关老营堡五眼井起,经神池、宁武大水口、禅房山,达雁门关白草口、勾注山,入繁峙县境,止于今平型关附近,全长约400里。该段长城大部亦为明长城所利用,在宁武境内遗迹不存。五、隋长城公元581年,隋朝继北周后,不断受到北方突厥等游牧民族的侵扰,隋文帝和隋炀帝数次修筑长城,期间一直没有间断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和开皇16年修筑的两段长城分别途经宁武芦芽山西麓汾河谷地和管涔山南麓。《宁武府志·余录》载:“明嘉靖年间,有村民中圈窑者,与长城梁近,掘地得石刻,其文曰:隋开皇元年(581年),赞皇县丁夫筑以此。”《隋书·高祖纪》载:开皇元年(581年)四月,“发稽胡(稽胡也叫步落稽,南匈奴的一个分支,北周和隋时在晋、陕北部定居)修长城,二旬作罢”。《韦世冲传》载:“岁余,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……月余皆至,并赴长城,上下书劳勉之,寻拜石州刺史。”隋代之石州即今山西离石县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于岚州合河县载:合河县(今山西兴县西北)开皇三年属石州,“隋长城起县北四十里,东经幽州,延袤千余里,开皇十六年因古迹修筑”。从史料记载看,隋开皇元年(581年)始修筑的长城途经宁武,明确的一段即在管涔山北端长城梁附近。隋开皇十六年所筑之长城,从山西兴县经吕梁山西麓、管涔山北麓、勾注山、飞狐口(河北蔚县)到达今北京市境,全长千余里。隋代的长城,“因古迹修筑”,即利用前代长城遗迹进行修缮加固,多用堆筑法,未有明长城之夯筑坚固,再加上到明代700多年间,宋辽金元在宁武一带战事频繁,自然和人为破坏严重,并且有的段落被后来的明长城覆压,故隋长城遗迹难寻。
宁武长城(三) 2023-03-09
三、东魏肆州长城《魏书·孝静纪》《北史·齐本纪》载:武定元年(公元543年)秋八月,“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,西自马陵戍,东至土磴,四十日罢。”史书中记述的这段西自“马陵戍”(今静乐县西北,属芦芽山区),东至土磴(又称土寨,今原平崞阳镇西北,云中山北端)的长城,分布于宁武县、原平市境内6个乡镇,呈西南到东北走向,横越恢河上游,从管涔山到云中山,长约八十公里,这条比较短小的长城,十分著名,史称“东魏肆州长城”。北魏孝武帝元脩永熙三年(公元534年),丞相高欢兵逼洛阳,把孝武帝元脩赶到陕西长安,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,迁都邺城,是为东魏。当时东魏西、南两面基本上以黄河和河南洛阳一线与西魏为界。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,战事不断。北面又有山胡、柔然(也称蠕蠕)等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扰。东魏丞相高欢于晋阳建丞相府,独断东魏国事。同时,也是把重心放在防御北边上。东魏一方面对柔然采取和亲外交手段,稳定北方,《宁武府志·卷十》载:“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,以兰陵公主许蠕蠕阿那环(柔然的首领),三年四月,阿那环遣使迎公主于新城之南。六月,齐神武(即高欢,东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,死后被北齐追谥为神武帝)亲送公主于楼烦之北,厚接其使,阿那环大喜。自此东魏边境无事。”另一方面,筑长城以主要防御西魏。《北史·魏本纪五》记载,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(536年,西魏大统二年),“东魏攻临夏州”。天平三年(537年),西魏宇文泰大破东魏军于沙苑。大统四年(538年),东魏攻临西魏的南汾、豫、广、颖四州。面对和西魏的频繁战事,东魏不得不于武定元年(543年),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云中山两大山系相接段,依山修筑长城以自卫。北魏登国时,今宁武县为肆州领秀容郡之北秀容地,《元和郡县图志·卷十四河东道》记载,东魏时的肆州即隋唐时的忻州,今仍其名,肆州北山即今云中山,其主峰龙王垴海拔2348.5米。故这条长城史称肆州长城。现存的肆州长城遗迹西起自距宁武县城西7公里的余庄乡榆树坪村和硫磺沟之间,从毗邻冰洞的榆林山之巅蜿蜒东下,然后沿管涔山东麓下行至苗庄村与苗庄古城址北墙相接,跨越恢河后,沿凤凰山西坡而上,经东坝沟、三张庄后村,在三张庄后村东5公处入原平市,止于勾注山西端。现存遗迹实际长度约为60公里,在宁武境内大体走势呈东西向分布,全长约18公里。从起点榆树坪至苗庄段,墙体以土夯为主,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,损毁严重,遗迹明显,部分残段呈自然土垄状,残高约1米。从苗庄经东坝沟至三张庄后村出宁武境段,墙体以砂岩片石垒砌,一小部分为土夯,墙体大部分坍塌。东坝沟村东北约有60米保存尚好,残高1.4米,顶宽约3米,老乡称“石碣边墙”。特别值得提到的是,在宁武境内的东魏长城上发现三处障城遗址。1、三张庄后村障城遗址。位于村西北500米处,北距长城5-10米。长约150米,宽80米,现仅存基址。2、阎王鼻障城遗址。位于三张庄后村东北约800米处,西距三张庄后村障城遗址约1公里,位于城墙北侧,南墙借长城墙体,砂岩片石构筑,呈长约25米、宽约22米的四边形,部分墙体保存尚好,残高3米,顶宽2.2米。3、尖山峁障城遗址。在阎王鼻障城遗址东约5公里处,位于城墙南侧,北、东墙体借长城墙体,呈长120米、宽约60米的长方形,墙体残高1.5米、顶宽2.3米。据2000年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报告,障城遗址上均采集到唐宋瓷片等文物。障城是在长城沿线用于屯兵、戍守、巡逻、警戒和反击突袭之敌的城堡。东魏长城障城遗址的发现,可说明两点:一是东魏虽然立国时间不长,但在宁武管涔山地区,和西魏及北方的柔然、山胡等游牧民族战事频繁,修筑障城的目的就是供士卒枕戈待旦,随时出击。二是障城规模不大,但是它开了隋、唐、宋、明长城沿线及重要军事关隘大量修筑庞大坚固关城和城堡的先河。
宁武长城(二) 2023-02-22
二、北魏长城拓跋鲜卑族拓跋跬于公元386年灭掉后燕统一北方,建立北魏,在太武帝时定国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东部)。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柔然“犯塞”,于泰常八年(公元423年),沿阴山北麓走向,“筑长城于长川之南”(《魏书》),史称北魏阴山长城。以保卫国都平城。到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(公元446年)6月,为了防御和打击陕西北部的卢水胡(由南匈奴与月氏、羌人杂居组成,因世居卢水而得名,卢水即今青海西宁)和吐京胡(因所居吐京得名,吐京即今山西石楼县)北上侵犯京师平城,又修筑了“畿上塞围”,即保卫国都的围墙或长城。当时,卢水胡和吐京胡在管涔山的西北部和南部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载:“七年六月丙戌,发司、幽、定、冀四州十万人,筑畿上塞围,起上谷,西至于河,广袤千里。”从太平真君七年六月至九年二月持续了两年之久,工程浩大。宁武境内崇山峻岭,到处是可以利用的山险堑壑,能够减少长城的修筑。畿上塞围途经宁武管涔山最自然不过了。据记载,畿上塞围东始于延庆县居庸关,由此向西南走向,经昌平西、门头沟西部黄草梁山(海拔1915米)、东灵山(海拔2303米)出北京市,进入河北涿鹿南,经小五台山(海拔2234米)入蔚县,然后出境进入山西灵丘县,经太白山(海拔2234米)繁峙县恒山(海拔2200米)、神堂堡进入代县、宁武县,经盘道梁、禅房山(海拔2106米)、管涔山(海拔2787米)、芦芽山(海拔2736米),进入五寨县、岢岚县,止于保德县黄河岸,总长度合今约为534公里。宁武境内的北魏“畿上塞围”之长城皆为堆筑法,就地取材,土石混筑,遗迹很少。主要原因是与后来的明长城走向基本一致,明长城除沿用了部分外,还可能拆取了“畿上塞围”的土石以筑长城,对其造成破坏。从而造成北魏长城难觅其迹。
宁武长城(一) 2023-01-15
宁武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地区,阴山余脉,吕梁山分支,云中山交汇,恒山西牵。雄山峻峰,汾川险谷,干霄蔽日,水草丰盛。历史上以关口雄固、军事重镇、边塞文化著称。在古代的中国北方,是少数民族猃狁、燕京戎、林胡、楼烦人的栖息地。历史上,随着汉胡民族版图的变化,宁武经常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碰撞、冲突、战争、融合的焦点和边缘。从黄帝北逐、周伯伐戎、赵国新地、北齐门户、隋唐牧监、北宋边防到大明雄关,在宁武这块热土上,上演了无数次金戈铁马、烽火连天、刀光剑影的战争影像。而作为战争中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,多个朝代在宁武修筑的长城,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见证了民族之间纷争和融合的历程。那一条条湮灭和残存的巨龙,是悠悠数千年军事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,久久地弥漫和昭示着民族融合发展的光辉。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研究及文物考古调查考证,宁武境内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赵长城、北魏长城、东魏长城、北齐长城、隋长城、明长城等多个时期修筑的长城。一、第一堵“国墙”——战国赵长城赵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在其境北修筑的长城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载:赵肃侯十七年(公元前333年)“围魏黄,不克,筑长城”。赵肃侯在位二十四年卒,公元前326年,其子赵武灵王即位。赵武灵王曰:“我先王因世之变,以长南藩之地,属阻漳、滏之险,立长城。…败林人于荏,而功未遂。今中山在我腹心,北有燕,东有胡,西有林胡、楼烦、秦、韩之边,而无强兵之救,是亡社稷,奈何?夫有高世之名,必有遗俗之累。吾欲胡服。”《宁武府志·卷十》载:“战国赵肃侯筑长城,尽赵北界。”从中可知,赵肃侯在今宁武一带所筑之长城是用之拒林胡、楼烦人的,而林胡、楼烦人活动在宁武管涔山及其周边一带。管涔山别名燕京山,周师所伐之燕京戎即为林胡、楼烦人之先祖。越肃侯所筑之长城史称越北长城。《中国长城建置考》述:“此城当东起于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地,西行,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,复西行,入山西繁峙之北界。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,至今代县之雁门,即古之勾注。又由此转向西南行,入今山西南行,入今山西宁武县之东南境。至于宁武至大河之一段。……”在宁武境内,赵武灵王续筑长城,史称赵武灵王长城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文称:“而赵武灵王亦变胡服,习骑射,北破林胡、楼烦,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。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记载,赵武灵王二十六年(公元前300年),“攘地北至燕、代,西至云中、九原”。翌年,赵武灵王将王位传于其子赵何(是为赵惠文王),退居为主父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载:“翌年,主父行新地,遇楼烦王而致其兵。”新地即为赵武灵王破林胡、楼烦,将其逐出阴山的今宁武管涔山地区。赵武灵王长城从公元前300年始筑,完成于赵惠文王时代。在宁武境内的大部分段落,因离秦始皇时代不远,长城的墙体保存比较完好,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时加以修缮利用,以防御匈奴。宁武境内的赵长城称得上是万里长城的始祖,可谓第一堵“国墙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“三十三年……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、阳山、北假中,筑亭障以逐戎人。”《蒙恬列传》载:“秦已并天下,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,收河南。筑长城,因地形,用险制塞,起临洮,至辽东,延袤万余里。”“三十三年”即公元前214年,赵肃侯筑长城始为公元前333年,即战国赵长城始筑年代比秦始皇长城早119年。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文物普查时认定,赵长城遗址现存于宁武管涔山之楼子山、林溪山、花塔岭等诸峰之上。明显遗迹二十余公里,墙体保存较好的有三段,总长约五公里,残高约3米,底宽3米,顶宽约2.5米。墙体断面为两个直角梯形背靠背合在一起。即墙体两个边用片石垒砌,中间还砌了两个紧贴着的边,墙体内填充土石。外墙体留有比较规则的孔眼,似为筑墙时脚手架所用。现在当地仍叫边墙岩、城墙圪洞、高墙洼等地名。在楼子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坝沟湾,是汾河支流天河流经的谷口,似为当年赵长城跨河而筑,故称坝。村庄因此而得名。
五寨长城 2022-12-20
据五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(全国标准时点为2007年9月30日)调查核实:五寨境内现存共有三段长城(边墙):大洼山长城、黄草梁长城、荷叶坪长城。这三段长城过去资料都习惯认为,周显王三十六年(公元前333年)赵肃侯所筑。中国长城协会会员、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瑞明认为:“赵武灵王(赵肃侯)未在山西境内筑过长城;五寨长城为北齐天宝三年(552年)筑,现今仅在五寨南山有少量遗存。”北齐辖境相当今天山东、河北全境及山西大部和河南的一部分。北齐立国之时,西有北周的虎视眈眈,北有突厥、蠕蠕(柔然)、契丹等的侵扰,形势严峻。因此,自建国始就不惜巨资,屡兴长城,可谓“在秦以后明以前,总算推之为第一”。山西处北齐国土之西部和北部,隔河与北周遥望,北面与蠕蠕和契丹错处,理所当然成为北齐修筑长城的重点区域了。《北齐书》卷四《文宣帝纪》记载:“天保三年九月辛卯,帝自并州辛离石,冬十月乙未,自黄栌岭,仍起长城,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,立三十六戍。”这是北齐政权首次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。《山西通志》云:“北齐天保筑长城起此,在州(保德)南十五里”。该段长城起自岢岚西境,经岢岚、五寨南境、纵穿宁武,至神池黄花岭,然后北折,至大同附近与夏口一恒州段长城相接。据有关文献记载,五寨县大洼山段长城,当为天保三年所筑黄栌关至社干戍长城的北端无疑。北宋太宗五年(965年)沿用北齐所筑长城基础重新修筑。五寨境内之长城正是西连岢岚,东接神池、宁武。现存遗址应该就是北齐长城。一、大洼山长城大洼山长城位于五寨县城南1公里的大洼山上,东与神池、宁武,西同岢岚古边墙连接,大洼山长城目前仅存1400米。其中有492米保存较好,453米保存一般,455米保存较差。长城起于大洼山山顶,顺山的北坡而下止于山脚,大体呈南北走向。上半段长约600米,墙体为砂岩垒砌,保存较好,现存于地面遗迹残高3.9米,顶宽2.5米。下半段为夯土板筑,损毁较重,现存地面遗址最高处约0.7米。长城又于600米处向东叉出一枝,呈东西向,此段墙体已为沙土掩埋为平地,具体长度不确。2000年夏在东距长城主体约200米左右的地方,当地百姓开山取石,暴露出一段墙体,长约8米,石灰岩红砂片石砌就,高约2.5米。在大洼山东向约6公里处有前、后边墙村,疑是长城经过此地。二、黄草梁长城  荷叶坪长城《北齐书》记载:北齐在山西境内修的第二段长城为“西起岢岚县阳坪乡松井村,经岢岚、五寨、宁武、代县、应县、浑源,至广灵加斗山”。这段长城在五寨县东南境。由岢岚县王家岔乡武家坪村向东延入本县,经荷叶坪山顶,向东跨清涟河,于黄草梁山入宁武县境。大体呈东西向,全长约13公里。墙体为砂岩砌就,毁坏较重,类似石垄,现保存于地面残高1.3米。为北齐天宝三年(552年)筑。黄草梁长城东接宁武,西连荷叶坪,目前残存4200米,保存一般。起点坐标:东经111。55',北纬38。44',高程2700米;止点坐标:东经111。52',北纬38。44',高程2722米。荷叶坪长城东连黄草梁长城,西接岢岚境内长城,全长4602米,保存一般。起点坐标:东经111。52',北纬38。44';止点坐标:东经111。50',北纬38。43',高程2767米。(张勇供稿)
主办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  

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


政协值班电话:0350-3902013
备案号:晋ICP备18009964号-1